,后来看邻居干个体户摆地摊发了财,两口子眼红嫉妒,一寻思杨老师便挂职下了海,初期战绩不错,靠摆地摊卖日用品赚了些小钱,但是眼界越来越广,胃口越来越大,便不满足小打小闹,于是东拼西凑了大几万,想要找准机会赚笔大的,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赵红兵,并被对方成功忽悠。
像杨老实这样的例子,这个时代应该很多,不过他们没有杨老实这样的幸运,遇到了赵红兵,按照赵红兵的记忆,87年底确实有一轮-暴涨,而此时的价格回调,也许正是为暴涨蓄势。
只签订了不到四十万的合同,赵红兵有些失望,来之前本来担心的是货源不够,没想到海城站王科长最后给挤出了一百万的额度,结果却是客户不够,最后他一狠心,将刚到手还没有焐热的四十来万自有资金拿出来,总共凑了80万合同。
虽然对未来有信心,这样的豪赌还是有风险的,因为不能保证未来一两个月价格如何,赵红兵和王科长商议后,将剩余的四十多万货按期货合同处理,赵红兵拥有一个月时间的提货权,一个月内价格稳定或上涨,他能找到合适客户的话,这笔买卖就算赚了,否则到期他还需要想办法处理这批货。
最关键是现在的形势可不太妙。
这样看的话,其实风险很大,王科长便劝道:“虽然签订了合同,但是现在反悔也还来得及,你考虑好,如果后悔的话,手续我来操作。”
赵红兵感谢王科的照顾,但坚持自己的意见:“投这笔钱的客户对我有信心,我不可能自己没有信心,按照当前的政策,以及供求关系分析,我坚持认为物价还会持续上涨,因此这种有限时间提货权合同反而对我更有利。”
王科长佩服这个年轻人的胆量和气魄,但自觉换个立场自己绝不敢如此赌博,也真心希望他能成功,便道:“虽然是自家人,但还是要按原则办事,你必须先将现款打过来,合同才能生效。”
赵红兵没有丝毫动摇,说道:“没有问题,80万现款今天便能打过来,除去37万马上提货,其他货暂押一段时间看看。”
王科长批给的货是与津城公司采购的,因此便在津城仓库出货,正好大国已经回来,赵红兵便与大国整日盯在仓库,一丝不苟地帮刘老板和杨老实看货验货,协调装车,同时也和津城仓库的一些管理员混的斯熟。
其中杨老实的货都是一些日用百货,最是琐碎,赵红兵为了打好进入津城市场的第一炮,几乎是拿出零售商人的认真负责态度,每一件货品都亲自过目审验,如遇不合格不满意的产品,便和仓管死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