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洗菜,见刘玉芳娘俩从屋里出来,就招呼道。
“是不是该烧火做饭了?”
刘玉芳摆手,应道,“做饭不急,有件事我想趁着你们都在,跟你们说说。”
“什么事?可是要我们帮你出气?”
虽然知道不可能,荣婶子还是笑着打趣。
妇人同娘家哪有道理可讲,不过是嘴上出出气罢了。
刘玉芳扯了个小板凳坐下,就道。
“你们也知道,我进城卖包子被外甥惹了一肚子气,以后怕是不能再去了。
芊芊是个姑娘家,团子还小,他们爹爹又伤了腿。
所以,你看看你们家里的小子若是胆子大,要不要跟着我们家赚点儿零花钱。”
荣婶子几个听得欢喜,菜也不洗了,赶紧追问。
“怎么赚零花钱儿,他们平日在家淘气的上房揭瓦,有个活计最好。”
刘玉芳就扯了闺女,白芊芊笑道。
“我们家里以后蒸了包子,交给婶子们家里的小兄弟去城里卖。
无论肉包子,还是素包子,每卖出四个就给一文的工钱。
若是谁卖的最多,或者拉来了大生意,额外还有奖励,决不亏待。
婶子们听着如何?”
“好,好,当然好了。”
荣婶子第一个响应,她同刘玉芳关系最亲近,也隐约知道白家每日都要能卖出二三百的包子。
这么算下来,岂不是一日就有将近一百文的辛苦钱。
当然,起码有七八个小子一起分。
但小子多了,去的地方多,卖的自然也更多。
其余几个妇人也是纷纷点头,乐的合不拢嘴。
“放心,我家小子一定成。”
“对,也不用他们做什么。咱家的包子味道又好,叫卖一下最是容易了。”
白芊芊趁机就把要求说了一下。
无非是手脸要洗干净,头发要整齐,衣衫要干净利落。
毕竟卖的是包子,入口的东西,买主最看重的就是卫生。
其余,夹子,装包子的筐子,保暖的棉被之类,都有白家准备。
众人约好赵家上了梁的第二日,小子们就来上差。
这事儿就定了下来,荣婶子几个欢喜的,菜都不要了,赶紧回家去报喜了。
白老大下午闲着没事,就开始编柳条筐。
包子就怕粘连,坏了面皮,就少几分卖相。
所以,柳条筐下边稍稍细一些,越往上越粗。
到时候,中间放上盖帘,一层层摆上包子,方便取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