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再次把赵斌留了病根儿,需要调理身体的话搬了出来。
妇人们不管信不信,到底也不好刨根问底儿。
好在,白事儿酒席,没人当真喝的没完没了。
男人们很快就吃完了,妇人们都忙着去帮忙撤碗筷儿。
待得院子简单拾掇了一番,赵斌重新上香行礼,然后把牌位抱着送到了厢房供奉。
至此,祭祀就算完成了。
供桌儿上的果品和点心,分给了里正和村里的几个老爷子。
几人都是笑呵呵收了,先不说果子新鲜,点心精致。
就是这供品吃了,也有长命百岁的寓意。
倒是那个莲花馒头被赵斌又供去厢房的供桌儿上,众人只当他孝顺,都没说什么。
这时,院外聚集的村外人更多了,大半都是妇人孩子和老人。
赵斌见此,取了一半各色花样儿的馒头,分给了村里人。
另外一半,则分给了外村人。
村里人几乎一人两个,外村人来的多,但也每人都分到一个,最后都是欢欢喜喜散去了。
妇人们得了馒头,又是午后了,就没有什么心思干活儿了。
刘玉芳见得这般,也不强留,把剩菜分了分,就让她们回家去了。
两家院子都是一片狼藉,尤其是白家院子,因为做饭做菜,更是乱的厉害。
赵斌换了半旧的衣衫出来,见芊芊在井边忙碌刷碗筷,就挽了袖子帮忙。
芊芊自然不肯,撵了他去扫院子。
刘玉芳伺候着半醉的白老大睡下,出门时候,见得两人边说话边干活儿,心思就更是活络了。
天黑时候,白老大醒了酒,一家人就忙碌着准备明早要用的馅料和面团等物。
逝去的人安息,活着的人更要好好的活着。
白芊芊变通了一下,豆沙包被她多加工了一下,蒸出了刺猬,小猪,甚至是熊猫、兔子等花样儿。
铁蛋儿等小子也是机灵,专门找那些逛街的富家小姐卖。
果然卖的又快又多,铜钱袋子也是沉甸甸。
就如同白芊芊预想的一般,她的祭祀花馍,很快在各村乡亲的口口相传中,几乎人尽皆知。
百姓们一辈子最看重的两种仪式,一个是成亲,一个就是后事了。
一个代表成人,一个代表结束。
成亲还罢了,后事如何操办,是不是隆重,还关系着儿女的颜面,孝顺名声。
特别有些年纪的老人们,看过了赵家的祭祀。
无一不在家同儿女念叨,“以后我死了,也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