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都别说了,白大叔怕是伤心了,咱们就当不知道吧。”
村里人是这么说着,但怎么可能当真不说。
晚上回家,同爹娘媳妇儿闲话儿,第二日就传扬满村皆知了。
第二日,铁蛋儿蝈蝈等小子进城,到点心铺子喝水歇脚儿,就说给小梅和三丫听了。
于是,很快又传到了白芊芊耳朵里。
白芊芊真是又心疼老爹,又气他心软,吃多少亏都不长记性。
但转而想想团子,若是长大也同白老二这般,她怕是也舍不得断绝关系。
罢了,她只能装作不知道,为老爹保留最后一点儿颜面。
也盼着老爹以后吸取教训,再也不要相信那一家子会长良心,会改邪归正了…
无论生活是高兴还是愤怒,日子总是一天天过着。
面点作坊低调的办了上梁宴席,宴请的是黄家老少和帮工,还有荣里正和几位村老,还算热闹。
之后就剩了一些后续的小活计,黄家老少就足以撑起来。
所以村人就集中全力把赵家的荒地拾掇好了,末了也开始忙碌自家的春播。
一年之计在于春,谁也不敢怠慢。
春播结束之后,面点作坊也彻底拾掇利索,开始招工了。
第一批人手只收了十个姑娘,都是本村的。
荣婶子和王婶子帮忙把关,挑的人手。
不但要勤快利落,还要干净本分的,最好模样也周正。
姑娘们自己带了被褥和用物到了作坊后院儿,为了方便,只开了两间房,也足够住的下了。
作坊发了衣衫帽子和围裙,套袖,甚至是口罩。
把姑娘们从头到脚包裹的严严实实,防止有头发之类掉进吃食里,砸了金字招牌。
做吃食的,干净是第一。
刚开始三个月算是试用,姑娘们吃住都在作坊,每十日可以休息一日,当然需要轮换。
工钱是一月四百文,过了三月,按照个人能力再涨工钱。
做得好了,可以被提拔为管事。
做的不好,降工钱,甚至被辞退。
毕竟外边还有多少人等着这份儿差事,等着替代她们呢。
刘玉芳心细,姑娘们进作坊之前,把姑娘们的爹娘家人都请来作坊走了走。
她让众人看了姑娘们干活儿的厨房,吃饭的小厅,晚上睡的大炕,甚至还有可以学写算的书房。
这些当然比不得富贵人家,但宽敞干净,可是比姑娘们家里好太多了。
家家户户看的清楚,回去之后,为了自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