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人亦不乏热血豪迈之人,他们同样忧国忧民,同样愿为这天下苍生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
同样热血澎湃的齐慕羽看看绿鸢,柳嫣,笑道:“二位夫人,为夫想恐怕要与杨大人畅谈一番了。”
“二位夫人,为了避免被打扰,这端盏换碟之事,恐怕就要劳烦你们了。”
绿鸢,柳嫣也是极端聪慧之人,闻听这,也是连忙起身。
“夫君,你放心好了,我二人绝不会让任何人知道这阁里发生的事情的。”
等这二人出去之后,齐慕羽悄悄掩上门:“大人的忧国忧民之心,慕羽非常理解。但是慕羽却以为大人有一处错了。”
“哪处?”
“大人,慕羽以为这位卑或许言轻不假。但小人物倘若真有雄心壮志,未必不能使得日月换新天。”
……
齐慕羽和杨善的这一长谈足足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而他二人到底谈了什么,说了什么,除了他二人之外,恐怕无人得知。
因为绿鸢,柳嫣严令,决不许不相干的人上三楼来,否则,严惩不贷。
而她二人就算是代替店里的伙计端盏换碟,也是匆匆而进,急急而出,决不在里面逗留片刻。
终于,那紧闭的门被拉开了,里面的杨善发出了无比爽朗的笑意:“奇才,慕羽,你不愧是我大宋的旷世奇才。”
“慕羽,只可惜杨某老了,已经没有了年轻人的冲劲和干劲,慕羽,今后我大宋的将来就要依仗你这样的年轻人了。”
齐慕羽含笑点头:“慕羽定当竭力。”
没错,他齐慕羽一定会竭力的。
像杨善这种狡诈圆滑,恬不知耻的人都知道忧国忧民,都为自己有心想做什么但却无能为力而悲愤不已。
而他齐慕羽又岂能真的做到冷血无情?我齐慕羽哪怕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蝴蝶,我也要不停地扇动自己的翅膀,或许真能引发一场海啸也不一定。
齐慕羽笑盈盈地接过绿鸢递过来的一碟包子:“大人,这包子是本酒楼新研制出来的特色面点,请品尝。”
“包子?”杨善愣住了。
看到这的大家也许会纳闷,这杨善既然身为扬州知府,难道连包子也没见过?的确,北宋的时候,面点的制作已经到达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这各种馅料的包子也是纷纷出现。
可是齐慕羽的这包子却与这些都不同。
在北宋,人们想当然地这既然是包子,当然是蒸的。可是齐慕羽这包子却偏偏是煎的。不错,齐慕羽如今端来的包子正是后世鼎鼎大名,差不多已经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