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不离的日子很快过去。唐夕被送入学堂和皇室子弟一同念书,唐晓晓念了几年书,聪慧日渐显露,很快就领着伴读在太傅眼皮子底下溜出去,偷偷考了会试。没几日,母皇震怒来寻唐晓晓,没听她解释就是一通暴打。
但最终还是如了唐晓晓的意,送她进了国子监。终于离开皇宫,如游鱼入水的少女压根没发现,有个小小身影倚着宫门,正目送她远去。
花花世界,万种精彩。转瞬就是北狄入侵,三处边关各自告急。父后几年前在青州燕山之战受的伤尚未痊愈,几位名将各守一方,眼看着偌大越国竟是无人可用。
唐晓晓少年意气,一腔热血沸腾请了虎符。刚从母皇殿中出来,唐夕就扑上来拽住她的袍袖,哭得白嫩的脸上涕泗横流,呜呜咽咽的叫她别去。
简帝的声音阴沉沉的从殿内传来,命侍卫把唐夕带走,十二岁的唐夕哭着在铁塔似的侍卫手中挣扎,第一次违抗简帝的意志,在殿门外大喊大叫,“我不走!我不走,我不要姐姐去!我,我可以替姐姐去的。陛下,求您让我去!”
唐晓晓哭笑不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阿夕。”她示意侍卫退后,抱住长大了许多的团子,“要乖乖听话,等姐姐回来。”长到十二岁,能说出愿意代姐姐上战场的孩子谁会不心疼?
唐晓晓离开时指了自己的侍卫跟着他,生怕有人趁她不在欺负她的弟弟。可千防万防,哪料到这小孩子那般不乖,那般能跑,一跑就是两年。
她领兵那年虚龄十五,正是初知人事,和成如意浓情蜜意,怎料一去便是两年。边关战事吃紧,大军点兵匆忙,唐晓出发时带走了一批老兵,后续又补征了两批兵丁,唐夕便是这时混入的营中。
唐夕什么都不会,十二岁的孩子本该只知道吃糖读书,了不起能打一场蹴鞠、玩两把花枪,但战场上可不是凭花哨能出头的地方。
他在唐晓晓不知道的地方,一步步从小兵混成了她帐下传令哨兵,不用以一当百,重要的是机灵识字。
边关苦寒贫瘠,夜里卷起的大风都像裹着沙石。战火连绵不绝,断断续续烧了两年,第一年冬日里京都传来皇夫楚尧病重的消息,那时候唐晓晓正守在城墙之上,遥望远处虎视眈眈的狄人帐篷,等待秦策押运来冬天的最后一批粮草。
等杀了这批豺狗,她就回去看父后。
唐晓晓这样想着,可一仗接着一仗,输输赢赢,她的伤口也好了又添,她终究没
有回京都。
那年秋日连绵的暴雨,再次让燕子江水位暴涨,京都的消息送达时已是深秋。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