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三个少年和稚奴小崽子离开,二郎去送他们和杜如晦以及虞世南,沈伊人中午做饭习惯性舀三瓢米,结果剩一大半。
晚上喜儿炒米饭,沈伊人怕吃不完就把金宝一家叫过来。
第二天下午二郎回来,沈伊人就跟弟弟说他们走了家里也有剩饭了。
二郎不由得想到皇帝跟皇后夸喜儿的卤牛肉极好,明日请哪位肱股之臣,再给太上皇几斤。结果第二天中午什么都没了。帝后二人不敢置信的样子。
“再来两年吧。”二郎道。
沈伊人算一下几个皇子的年龄,李恪和青雀得赴任,太子处理政务不能长时间离京,“高明第一次来咱家才这么高。一眨眼都可以独当一面了。”
二郎点头:“以后再来也只有稚奴一人。”
然而二郎猜错了,稚奴六岁那年,李恪十五岁,青雀也有十四岁,皇帝依然不舍得儿子离开自己去封地。百官问起此事,皇帝就说李恪未满十四岁,青雀未满十三岁。
太子地位固若金汤,平日里又有皇后斡旋,李恪和青雀没想过凭什么他比我们早出生就是太子,也不着急拥有自己的幕僚私兵。
少年长大,无需二郎接送,这年夏天二郎和喜儿以及小金毛在东墙跟下乘凉,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他走到屋角,车停在金宝家门外,高明从车上跳下来。
二郎揉揉眼角,失态惊呼:“你怎么来了?”
“想你就来了啊。”高明身着紫袍纱衣,打开折扇,潇潇洒洒到二郎跟前。
喜儿起身无奈地说:“你该提前知会我们一声。”
稚奴朝她扑过来,喜儿顺手把他抱起来,问:“晚上睡哪里?”
金宝家去年修了新房,三间正房,正房中间做厅堂,东西两间是金宝和他父母卧室。三间厢房都在西边,最南端当客房,最北端是厨房,中间的放杂物粮食。
去年夏天高明来过,待十来天就被东宫的人请回去。高明听金宝说过,房子落成就找老木匠做床和衣柜书桌。高明指着随后下来的青雀,“他去金宝家。晨风住克明伯伯的房间。稚奴跟有为睡。”有为房里还有一张床,正好方便了他。
稚奴:“我不要和有为哥哥睡。我有床的。”
高明看向二郎,还有什么问题吗。
有为、陈冬日和金宝从北边过来,二郎叫有为把行李拿下来,叫陈冬日领着驾车的禁卫进屋喝水,又叫金宝拿些草把马喂了。
“你父亲不知道?”二郎十分笃定。
李恪移到二郎北边阴凉处:“我们给父亲留了一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