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般懒散了,我昨日去宫中时,他表现得极为用功,他看了两个时辰的书后,就立刻去习武了。见我来了,还要与我商议国事,对西南干旱的治理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一年又一年,人人都说三皇子大器晚成有后劲,可是三皇子今年都已经十六岁了,人生得又高又壮,然而就是将全身的劲都只用在了长个上,却不多长几个心眼。若能真能有什么器,在皇帝对这个幼子的万般疼爱和这么多宫中太傅的教导下,也早该成了,李让在心中暗暗咒骂。但他表面上还是说:“三皇子或许只是开窍晚,假以时日,他定会有所成就,不过现在还是要韬光养晦,暂时不要和大皇子在明面上对着干,很容易在皇上跟前露出马脚。”
李让在心中计算,若是能将站在三皇子那边的权势都统一起来,这一股力量足够强大的话,就可偷天换日,到时候他如果能成为实际掌控那些兵权的人,便可以轻松控制三皇子,让其听命于自己。说不定还能直接废了这个蠢货,自己坐上最高的宝座。这事他并不是不熟,毕竟当初帮还是燕王的皇帝就干过一票。不过现在明显时机还未成熟,这股力量也没有足够强大到与皇帝相对抗,这些想法也还不能见光。
总是位居一人之下哪有直接身居顶端爽,欲望总会逐渐吞食掉人原有的理智。
李让秘密地与三皇子外戚中的权臣联系,但他却一改原来的做派,在早朝上为大皇子美言起来。李让心知,当朝皇帝生性多疑,越是更多人吹捧大皇子,皇帝会越疑心大皇子是否与臣子们勾结抱团。可以说,这次皇帝对大皇子的青睐就像是一次测试,可能并非真心实意地对大皇子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在此前明明更疼爱二皇子和三皇子一些。不过,大皇子这边却表现得出乎意料的好,不骄不躁,即使办好事了也并不邀功。
装什么圣人呢,李让在心中默默唾弃,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添一把火。
但是让李让措手不及的是,三皇子率先自己将自己送出局了。
“简直荒唐……这个废物!”公主在侯府中绕着厅堂转,看起来极为焦躁,宫中刚刚传来消息,皇帝的饭菜中竟被下了毒,若非宦官提前试吃,恐怕皇帝早已一命呜呼。而这一桌饭菜,却正好是三皇子朱在隧送来的。
李让铁青着一张脸,这确实像是朱在隧能干出来的事情,毒死皇帝、伪造遗诏,然后再自己登基。但是他万万没有算到皇帝的疑心之重,皇帝连自己儿子送上的食物,都要先让他人试吃,可见皇
帝即便对着宠爱的儿子也依然保持着高度警惕,这样的警惕让李让着实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