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成尼采的观点。”
“是吗?”江逾白陷入沉思。
他其实想问,你很喜欢哲学吗?
他提出另一个问题:“你是超人吗?”
“我不是,”林知夏使劲摇头,“从尼采的角度来看,我也是个普通人。我非常讨厌挫折。妈妈骂我,我就会难过。”
随后,林知夏双手一拍:“记得我们见面的第一天,我问你,人类有没有自由意志?根据崴格纳尔在《意识的错觉》里的实验,他得出一个结论——‘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意识之外’。整个宇宙都是能量守恒的,训练人类大脑的方式和训练一个人工神经网络有什么不同呢?其中一个差别大概是输入源和特征提取过程。对啦,《黑客帝国》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江逾白被林知夏跳跃式的思维绕得头晕。
他站在原地,总结她的观点:“你是说,整个宇宙,都是由数学、物理、数据构成?”
“这要看你怎么定义‘数据’两个字。”林知夏回答道。
他们之间的沉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不远处传来嘈杂的声响。
身穿制服的海洋馆工作人员陪着一位年过六十岁的老太太快步走近。这位老太太名叫沈昭华,她是本省一所顶尖大学的物理海洋专业的教授。沈教授的背后跟着四个博士生,三男一女,都是她的得意门生。她还带了一位年轻的研究生,今年才刚刚加入实验组。
沈昭华教授是本省的海洋研究所的实验室主任,也是“大气-海洋动力学”的学科带头人。她的团队今年刚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上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其中一篇讲述“混合海洋湍流分布”的文章,林知夏刚好读过。她记得沈昭华的照片,忍不住跟着沈教授跑了两步路。
海洋馆的工作人员开口说:“沈教授,我们的水族生物研究中心……”
某一位博士生插话道:“你们和水生生物研究所合办的那个研究中心吗?”
“对的,最近遇到了问题,”工作人员应道,“麻烦沈教授来做这一次的实验室环境测评。”
沈教授正在和工作人员商讨实验室设备的细节。沈教授带来的几个学生也在窃窃私语,其中一个研究生开口说:“我前几天模拟了一个海洋环流模型,模型本身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我用压力矫正去求解诺伊曼边界条件的压力场,我的泊松算子表现出了强烈的与纵坐标轴相关的各向异性[3],你能想得通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