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沙成塔:一个80后的人生思考
首页

5、置之死地而后生

5、置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九地》有这样一句:“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这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最早的记录了。

再后来,西汉时期,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故意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河边列阵,士兵们背水一战,越战越勇,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赵王歇。

韩信着实把“置之死地而后生”实践了一次,且是大获全胜。

置之死地而后生,乃真理也。

用兵打仗是这样,其实一个人,一个普通人,要想有所成就,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至理名言也是照常适用。

最近,李嘉诚先生在一篇名为《行动英雄》的演讲中讲到:“当年我们一家生活在战乱、父亲病故、贫穷三重合奏的悲歌中。抬头白云悠悠,前景一片黯愁,仰啸问天,人情茫如风影,四方没有回应。”他当时的处境可谓已经步入“死地”了,不前进,便没有退路。那一年,李嘉诚14岁,必须靠自己瘦弱的双肩,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做过茶楼堂仔,当过学徒工,倒卖过旧书刊,做过五金厂推销员等等,一步步走下来,最后有了自己的公司,再一步步做大,做强。李嘉诚经过这样的“死地”,却迸发出顽强的力量,克服种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获得了成功。磨难,曾经摧残过他,磨难,却也成就了他。如果没有那段朝不保夕的日子,日后,他也不会有如此坚韧的性格。他也不会在挫折中,磨炼出处事不惊,坚韧果断的本事来。

李嘉诚先生的经历,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又一个现实版的例子,总之,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下,绝处逢生的事例比比皆是。这更让我加强了这样的观念,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有所作为。

但这种“死地”,也并不是人人能碰到。有人生来就是富人,有人生来就是官二代。生活环境优越,快乐安逸,往往此类人物,在前辈的庇护下,却一事无成,终生做着肯老族。但凡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就应该会适当的制造“死地”,或者说自已给自己加压,不能贪图安逸,不再思想,不再有自己的追求。

最痛苦的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如果只有唯一的选择,也只横下心来,努力去拼就是了,却不会前怕后怕,患得患失。就有俗语说“光脚的,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

相关小说

屋檐下(校园) 都市 /
屋檐下(校园)
小花喵
336998字08-31
兽医(1v1)h 都市 /
兽医(1v1)h
苏玛丽
113026字09-16
冉冉向东 都市 /
冉冉向东
半杯茶
92855字08-25
耳听热潮 都市 /
耳听热潮
酥晚
162379字03-12
盛情难拒 都市 /
盛情难拒
类非卿
455794字05-04
心软予你(H) 都市 /
心软予你(H)
羽毛酱
200546字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