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接受心猿意马的人。”姜妩的耐心有限,并不会因为寂然窘迫的处境而格外照顾他。
慈善和工作是两码事。
寂然突然微微叹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得四四方方,类似报纸一样的东西。
寂然站起来,把手里的东西展开放在姜妩的办公桌上。
姜妩转头,看到一张全英文的报纸截面,日期是两年前,内容是摄影界最具权威的[哈苏国际摄影奖]被以为中国人获得,他的摄影作品是《废墟上的野草》。
作品没有在上面展示,但作品所表达的精神有详尽的文字说明。
姜妩认真阅读完后,问寂然:“1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去哪儿了?”
“没领。”寂然眉眼低垂,看不到他的情绪,“中间发生了一些事,我不想提。”
姜妩会意,跳过这茬:“17岁获得国际荣誉,19岁却成了外卖员,你是怎么把自己搞成这样的?”
寂然皱眉不语,姜妩直接的话击中了寂然的痛点。
姜妩靠在椅背上,语气不容置喙:“这个问题必须回答。”
寂然回到窗前,手撑在微凉的玻璃上,说:“我性格孤僻,脾气不好,容易得罪人。我爸是个酒鬼,成天游手好闲,靠我妈养着。他有狂躁症,一发病就乱打人,我和我妈经常被他打得头破血流。我忍无可忍,长大有体力和他对抗后,我把他……总之,我混成现在这样,一半错在他,一半错在我。”
很坦诚,姜妩微微点头。
环境造就人的性格,他无从选择。
“你希望自己做什么工作?”姜妩问。
寂然有明确的目标,不客气道:“摄影师,有自己独立的摄影室,硬照写真我都可以。风景、微距、概念、高速、水下摄影技巧我都会。”
“听起来很厉害,”姜妩想了想说,“下午给我一组写真照……”
寂然打断她:“不必等下午,现在给我一台相机,我就能完成。”
姜妩单手托着腮,看着寂然若有所思。
艺术家都有怪癖,眼前这个小男生倨傲不羁像极了青年艺术家,但这样的性格在水深火热的圈子里能不能立足很难说。
姜妩要栽培一个人,必然会尽心尽力,怎么把寂然的棱角稍微磨平点,姜妩暂时没有主意。
“现在给你相机,你打算拍谁?”姜妩问。
“当然是拍你。”寂然低头负手踱步,脸上稚气未脱,气场却很成熟,“拍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性才能出好片,这个公司里我只认识你。”
“所以你拍摄需要特定的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