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不是病,是亚健康,需要调理,吃药看病不属于报销的范畴,属于保健性质的,刘清明就看清了这一点,想在养老院再建立门诊,把门面扩大一些。
孙兰香跟赵华枝汇报之后,赵华枝也很同意,还拨出了20万元作为门诊的基金,要刘清明重开中医门诊,当然,前提是药价便宜,不然的话,要是村民投诉,就不好了,这一点,刘清明也欣然同意。村委就在养老院又加盖了房屋,建立了新的中医门诊,表面上是为了更好的照顾村里的老人们。
刘清明在乌龙村行医多年,已经名声在外,外村的人自然知道,去华叶医院看病固然好,可是毕竟是贵一些,在刘清明的保健门诊看病拿药必竟是便宜很多,养老院的门诊又红火起来,刘清明就跟村里申请,多聘请了几个大夫跟护士,理由是为了更好的照顾村里的老人,其实是忙不开了,因为保健门诊太过红火。刘清明的每月的提成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刘清明心满意得。
孙兰香就更不说了,自从刘清明开展了中医门诊,自己的收入也猛增,每月七八千不说,现在还自由了。原来的时候,跟刘清明有一次肌肤之亲,以后再也没让刘清明碰过,看着刘清明也是老母咔嚓眼的,现在再看刘清明,却是别有一番味道了。有一次,孙兰香就宴请刘清明,是单独的,两个人就再次成就了好事,把刘清明高兴的,走路都哼着小调。刘清明没有想到,自己又得到了孙兰香,简直比多拿几千元钱还高兴。
养老院的门诊每月能有几万的利润,赵华枝没有感到惊奇,毕竟刘清明的人脉关系在,外村来看病的不少。没有想到的是,刘清明绝对的会做事,伺候的村里的那些老人舒舒服服,没有一个不夸刘清明的。这就是刘清明的聪明之处,其实而已不是刘清明亲自在做,都是新来的那几个小护士,每天给村里的老人量血压,测体重,刘清明是则是不时地给一些建议,让村里的那些老人,每月都购买一些保健用品,刘清明赚钱了不说,把村里的那些老人伺候的健健康康。
乌龙村的养老院,人数逐年增多,都是有钱的主,就算是家庭不好的,每年村里也都有几千元的补助,花钱是没有问题的,加上有一些赞助款,养老院的钱很是富裕,根本就花不了。乌龙村村委资金充裕,也不会打养老院资金的主意,这就使养老院自成天地,很是滋润。
孙兰香现在成了负责人,时间更充裕了,每天上午在门诊看病,下午就在村里到处溜达,名其曰看病上门,其实就是散散心,孙兰香那颗不老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别看孙兰香现在徐娘半老,可是更有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