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条件差,但厨艺很不错,擅长做几样家常小炒。另一个是林泉,一年前刑满释放,小许同志想转化他,暂时留在村里帮忙,每月也是一千元的报酬。”
郭书记对凤霞说:“凤霞妹子,待会让我尝尝你的厨艺,炒得好了继续干,不好了我们再研究你的去留问题,哈哈……”
大家被这句话吓得不轻,我感觉是句玩笑话,当即走过去,对一脸迷茫的凤霞说道:“凤霞姐,还不快谢过郭书记,领导这是在鼓励你呢!”
凤霞信任我,但却出人意料地跪在他面前,哭诉道:“郭书记,我家里有常年生病的公婆,还有一个患病的孩子,许主任可怜我,留这里干活,还准许多做三份饭菜拿给家人,这段恩情我一生铭记,还有这位苗副县长,没说半个不字就帮忙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真是少见的好领导活菩萨呀!”
郭书记有些尴尬,连忙扶她起来,笑着说:“小许同志说得对,刚才是在跟你开玩笑呢!见到你,我又想到了那半块豆面馍,你们快去把陈大叔和林老弟请过来,我想当面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我迅速走去安排,让张守诚快去找他们两个过来。
接着,郭书记走进厨房,看看灶台,又看看筐里的蔬菜,不由得叹口气,问我和苗县长说:“最近你们都在吃这些东西?菜品单一不说,有些已经发蔫,这样下去身体能扛得住吗?”
我们都不敢接话,纷纷低下了头。
郭书记走到院里,对我们说:“这样吧,由县上安排,临时给村里拨付十万元的伙食费,吃好肚子才能搞工程嘛!”
彭县长随即说:“按郭书记的指示办,尽快抓好落实。”
郭书记笑了笑,没说什么,先后又去会议室、办公室和宿舍,最后才回到会议室坐下。
他说:“基层的条件确实很艰苦,但也是出人才的地方,小许同志虽然年轻,但干工作一丝不苟,胆大心思,敢想敢干,实在是县里的先进典型,才来一个月时间,已经和村社干部打成一片,而且能为陌生的村民解决生活困难,的确很不容易。”
我不敢插话打断,低头细听。
他又说:“县里之所以支持实施三大工程,一方面是被你们的热情和干劲所打动,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迫切需要。人饮工程在这里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群众的呼声和期望很高,最重要的是你们愿意自筹自建,并没有坐等靠要。新建五年制俞王小学也是形势所迫,适龄儿童达到上百名,但进教室读书的却只有三五十个,一多半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失辍在家,他们是俞王村将来的希望,怎么能放任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