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办法来。不是我等不看重教育这行,实在是……”
听到这里,赵抃走了进去,山长与一位老师看到知府大人来了,感动得直吐苦水……
山长说:“近年来,府学规模发展过快,以至于经费短缺,发放给先生们的薪酬也下降了许多。这几位先生皆拖家带口,生活一下子难以为继,无奈之下,才欲转行从商去了。”
赵抃点点头道:“我十分理解各位老师的难处。先生们,府学离不开你们,孩子们也离不开你们,成都的教育更少不了你们哪!”他提高嗓声道:“我以知府的名义向你们保证,一定会给你们增加酬薪,希望你们留下来,尽心尽力地教好学生们。”
一位老师激动地说:“知府大人如此一说,我等惭愧哪!我等再走,当真对不起知府大人您了。”
赵抃:“谢谢各位老师!这里我请山长提供府学的教学管理及费用开支等情况给知府。”
山长点点头:“我叫财务立即提供给知府。同时,府学的一部分石室也需修缮……”
赵抃点头道:“造出预算,由库银拨付,尽力解决府学眼下的燃眉之急。”
山长和老师们激动得连声:“感谢知府大人!感谢知府大人!”
16、府衙 日
赵抃回到府衙立刻查看库银的情况,越看越眉头紧锁……
赵抃:“来人!”
衙役:“在!”
赵抃:“速叫监当过来。”
“是。”衙役应声后速速离去。
不一会儿,监当匆匆赶来。
监当:“叩见赵大人!”
赵抃道:“我看了一年中银库的收入开支情况。”他指着一项奇怪地问:“为什么这项招待费这么高呢?”
“大人有所不知,我们成都这个地方啊,自古以花色绮丽,做工精致的蜀锦闻名全国,蜀锦花样由唐时的十多种发展到现时四十多种,能织出天马行空、流水飞鱼、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等新花样。”
赵抃不时点着头,不觉问:“这与接待费有什么关系呢?”
监当道:“由此,皇上每年都要派宫中太监来成都为宫中爱妃织造新花样蜀锦,为宫廷版刻新的图书。每年成都上缴的丝绸商品,占全国各地上缴总数的一半还多。”
“织锦织得多,朝廷会下拨银两购买的呀,这与招待费有何关系?”赵抃不解问。
“每个前来成都织造蜀锦的宫中太监,一待就是两三个月。并且,他们来自皇上身边,有恃无恐,为所欲为,谁也得罪不起。每天在衙门定点的酒店舞场吃喝玩乐,穷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