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的《伊利亚特》和音乐人文(MusicHumanities),而相比之下,她完全没有胜算。而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都在她不喜欢的伊利诺伊,她没有考虑过。宾大在她学校的一个名额让她升起了一丝希望,但她更明白这会是一场血雨腥风的争斗。这一个名额要与谁竞争,她都毫无把握,但终于有了那么一丝勇气。
陈更也是不一定要申请藤校。只是,她还是会留恋那片刻的虚荣,比如象征着所谓华尔街targetschool的名头,又或是当别人问起她的父母孩子在哪里读书时,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在某个ivy。还是高中的时候,她和余微苦中作乐,也幻想过当状元是怎样的感受。再也不是她们去靠近T大,而是T大的招生组给她们的父母打电话,殷勤地说,“你可以报任何专业!经管、法律或者计算机,都可以!”陈更那时笑着说,她一定会装模作样的嗯一声,然后给P大回信息,”我想去光华可以吗?”她们俩就在共同编织的美梦中笑作一团。余微说了一个同样肤浅的理由:状元可以一直放在学校榜上不会被撤下的——不像其他考进这两所学校的人的头像,年年都被新人替代。
看了一晚上SAT,陈更写阅读写得头晕眼花,翻看手机却发现了几条未读消息。王应呈终于回了消息,他说他想了很久,他不知道。
他又给陈更发来几张照片,是他准备的讲稿。编纂好的哲学小史是给孩子们自制的课本,厚厚的一沓的读书笔记和注释,还有他给孩子们准备的礼物——英语词典。点开大图,陈更在角落里看到公开课时他写的教案整齐地躺在书柜里,又一次感叹他做什么都很认真。比起她给媛媛虚无缥缈的希望和承诺,王应呈所做的努力让陈更动容。看着王应呈一副清心寡欲老学究的样子,她也想知道他想申请哪里。
“对了,你有想过早申哪里吗?”陈更问他。
“UChicago?”他有些不确定的打了一个问号,“八月我要去洛杉矶考SAT,还要参加几个校园面试。”
对啊,她怎么没想到。陈更一拍大腿,激动地快站起来。oncampus面试可以直接见到招生官,比校友面试分量更重。既然都要去考试和访校,不如也去面试一趟。她立马回复说,“我也要去,只是我去费城。”
“你想申宾大吗?”王应呈问,“不过的确和你很合适啊。”
“为什么?”陈更好奇他是怎么看出来自己和这所素不相识的学校合适的,就像余微斩钉截铁地告诉她,她和徐行没戏。
“宾大是个很pre-prof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