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呈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你不申Columbia?芝大还可以ED2*,真的不试试藤校吗?”赵文欣眨眨眼,替陈更问出那个问题。
(ED2:绑定式早申请第二批次。)
“我其实有时候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想申请ivyleague。太多人为了顺从这场游戏的规则,去做了很多活动,努力考了很高的分数,写了那么多essay,却只是为了一个名头,而没有想过真的fit哪个学校。我不适合纽约,自然也不适合Columbia;芝加哥虽然冷,也很nerdy,但挺适合我的。”王应呈说了很长一段话,气氛一下子冷淡了下来,赵文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陈更也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复他。
“我还没想好早申哪里。”陈更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只知道我想读法学院,所以要去个GPAinflation的学校。”
“那你适合去哈佛。”赵文欣打趣说。
她的回答无懈可击——哈佛的GPA膨胀是人尽皆知的事,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人GPA都在3.8以上,对GPA极为看重的法学院申请是个不言而喻的优点。
”可我要能进得去呀。“陈更摆摆手,”我可不敢高攀大藤。“
赵文欣又拿出“试试又不亏“的至理名言劝说她,陈更开玩笑说不想浪费申请费。叁人边闲聊边走完了滨江路,去邻近商业街的火锅店解决了晚餐;走了一下午已经耗尽了力气,赵文欣在回酒店的出租上呼呼大睡。
他们决定先送赵文欣回酒店,然后顺路回陈更家,最后再折返回王应呈的住处。陈更看着窗外的夜色,默默复盘着今晚从赵文欣那里听来的消息:张晋之果然要早申Columbia,她也许要试试康奈尔,王应要申请申芝加哥大学;另外两位学校里耳熟能详的种子选手中,有一个很有勇气地想试试哈佛,另一个要申请一个杜克。
很好,没有宾大。虽然还不知道适不适合这个学校——就像王应呈说的——但的确是这她当前情况下最理性的选择了。陈更暂时放下心来,喜悦溢出心底,嘴角也忍不住扬起。她甚至开始想着,去了宾大就可以读PPE,然后再读T3的法学院,顺理成章又理所当然。
(PPE:Philosophy,Politicsamp;Economics,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专业。宾大和PomonaCollege是少数设立PPE专业的美国大学。)
然而,也只有在每个人的纯真年代,对未来的期望都是线性的;以为自己在怎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