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脱口秀主持人也不乏言辞犀利,说话刻薄的人设。由此可见还是有大笔的人吃这种人设的,这才叫个性啊!
四平八稳的不得罪人, 可是不吸粉啊!
而性格鲜明的,可能引发一部分人的不喜,可同样能吸引一大批就好这一口的忠实追随者。
前者就是马丁·霍克斯曼,后者是迪蒙·迈基克。
“阴郁古怪神经质兼毒舌刻薄偏偏又才华横溢”这种人设真的好戳一大部分年轻人的心, 迪蒙·迈基克本来也不缺乏死忠粉,他们本来就是一群战斗力彪悍至极的小众爱好者,再加上了这群新粉的加入,直接实现了各大论坛的气势碾压,在销售量上《邪恶之花》《死亡曲谱》等作品跟着沾了光,销售额猛涨。
而马丁·霍克斯曼有什么?
更惨的是,有愤愤不平的看热闹的书粉直接截图了亚马逊销售页面的销售额,书评的数量,精品评论的内容,不要说超级畅销书《诈骗》,迪蒙·迈基克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第一本书《邪恶之花》近期的销售额都要赶得上《最后的赢家》了,连她真正的长篇处女作《妄想症》的狂热评论都比他的评论来的多。
——真谁差谁尴尬。
布莱迪一路围观,看的热血沸腾,仿佛是自己把对方按在地上使劲摩擦。
不过——
“《最后的赢家》制作方希望你能稍微克制那么一点。”
想要共赢就要双方旗鼓相当,彼此有来有往,可现在马丁·霍克斯曼实力太差,一路被压着打,在网络上,声势更是被牢牢的压制着,没有一点翻身的余地,现在两部电影的期待度,《华尔街风云》已经遥遥领先于《最后的赢家》。
这下对方是真的有些急了,骂马丁·霍克斯曼无济于事,毕竟他也没有消极怠工,想找人代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是有这样水平的谁都不会稀罕那点代笔费,二是风格陡然大变,谁也不是瞎子。只能求迪蒙·迈基克稍微嘴上留情一些。
布莱迪一边觉得大快人心,一边在心里对骂他们不要脸,最开始这个主意绝对是他们想出来的,现在见势不妙了,早干嘛去了?
桑稚颜:“克制?他们给钱吗?联系《华尔街风云》的制作方,这件事让他们解决。”她真心觉得自己带给它的曝光度,只要了一百万,实在是太亏了。
如果他们要正经的宣传,一百万宣传费只是毛毛雨,还不一定有这样的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