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鬼哭狼嚎的叫唤给整出来了。
有时哥们关系太好了也不行,谈个恋爱在什么地方都知道。
陈萍出来没好气地说:“什么事啊?叫鬼一样!”
“就叫你这个鬼,你听我说,刚才厂办门口贴了告示,说销售科要招推销员了!”王超说。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
“你不想出去看看吗?老呆在宜乡这小地方有什么意思?”
“问题是你想去就能去啊?到时候还不是照顾厂里的子弟。”
“你不试一下怎么知道结果?”
这时,站在陈萍后面的王可音插嘴道:“王超说的没错,试试看呗?”
“你愿意我出去?”陈萍回头问道。
“总比在厂里抡大锤强啊?”
这倒是,当个推销员风风光光的,兴许换了个位置王可音爸爸就同意了他俩的关系呢?
想到这,陈萍连他的“知音”都不管了,一声:“走!”就和王超跑的没影了。
那年头在国营厂里跑销售,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对在车间上班的工人来说,供应科和销售科的人能经常出差,游山玩水的还吃饭不要钱,因此,应聘的职工就趋之如骛了。
吃了分配工种之亏后,这回王超和陈萍吸取教训,各自回到家中向父母陈述去销售科的好处,要父母找关系,否则在车间打铁挣不到钱娶不到媳妇别怪我。
当父母的都知道孩子说娶不到媳妇是种胁迫,但孩子要求上进也不能不支持,就假装自己真怕当不了爷爷奶奶似的,还真拼出个老脸各显招数去找能帮这个忙的人。一如当年为了让他俩能当上兵而找关系一样,在费尽一番周折后,王超和陈萍进入了销售科。
其实按人尽其才来说,王超和陈萍在车间里上班确实不是个料。因为家庭条件尚好,他俩对钱并没有什么概念,只要有玩就想溜。
那时上班,只要干完手中的活,每个月都有四五十块的工时奖,加上工资,一个月能拿上八九十。
有这么好的收入,但他俩到月底还是“月光族”,有时还要瞒着严父向慈母讨零钱花。
他俩实在不愿上班,青春的躁动和精力对一个车间来说是守不住他俩的。于是懒人自有懒办法,他们会厚着脸皮向自己的师傅请假,要师傅帮他干自己的工时活,工时奖呢?那肯定是潇潇洒洒的给了师傅。
师傅每回表面上都不乐意,还说他俩吃不了苦没出息什么的,其实心里美得很,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意味着一个月能拿一百五六十的工时奖,加上工资两百多块,在八十年代中期,那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