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来的客人啊?”
丫鬟应老太太话:“是京中来的,瞧着模样,应当是府中的贵客……”
听闻是京中来的贵客,老太太赶紧正襟危坐了起来,一面拿了手帕擦着眼角挤出来的几滴眼泪,一面碎碎念道:“怎么来了贵客不早说!轻重缓急知不知道?”
丫鬟心中委屈。
若不是怕怠慢贵客,被老太爷和老太太二人责罚,谁愿意冒险去扰老太太清梦?只是这委屈,丫鬟说有口说不出,只能咽回肚里去。
这府中,老太爷是惯来不怎么管事的。
老太太更不必说。
若是夫人在府中尚好,只是今日夫人替老太太去了清和寺,否则,她也不会硬着头皮来顶撞老太太。
老太太却已起身。
致远尚在京中,春闱又刚过,莫不是京中来送消息的人?
再一联想,似是听柳老太爷说起过报喜官一事。
哟,老太太眼中当下流光溢彩,若是能劳动报喜官亲自前来,那起码是进士前十三名了!
进士前十三位,这可是天大的殊荣!
我儿真高中了?
老太太赶紧了问:“可看清楚了?是报喜官?”
报喜官?丫鬟哪里知晓,只得缓缓摇头。
老太太这才反应过来,这些丫鬟婢子哪里知道这些。
当下也不多管了,唤了人来给她更衣。既是京中来的客人,她自要穿得堂堂正正得出去,是报喜官自然更好,便不是报喜官,那也是京中来的贵客!
老太太想了想,又让人赶紧去寻老太爷回来,就说京中来人了。
这档子时候,老太爷不在怎么好!
这盼星星,盼月亮得盼了一辈子,许是真盼得儿子高中了,还不早些回来!
这京中来的客人,即便不是为了儿子高中之事,这家中也有当家做主的招呼着。
小厮连忙照做。
老太太这头又稀里糊涂得让人赶紧穿戴好,寻人交待了一声,“打赏的银子备些。”
一侧的赵妈妈应好。
老太太还不放心,又嘱咐道:“多备些,不能寒碜了我们致远的颜面,日后还要同在京中,传出去也不好听。”
赵妈妈又应了声好。
这些都嘱咐过了,老太太才挺了挺身子板,又清了清嗓子,这才由身侧的赵妈妈扶着往偏厅去。
柳家是书香门第,惯来有讲究,府中招待贵客都在偏厅。如今柳家虽没落了,这些规矩柳老太爷还是固守的,家中的下人也都知晓。
故而来了客人,又听是京中来的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