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朝瑜密切关注高昌的动向,得知伊州与高昌原百姓安顿好了之后,便马不停蹄开始在《国子监文刊》上写文章鼓吹迁居高昌的诸多好处。只要田产跟粮食给得到位,不怕吸引不到合适的人。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有一间新的店铺横空出世,名字起得格外阔气,就叫“万国通铺”。凉州有个举世闻名的“万国博览会”他们知道,这万国通铺一出来众人还以为是凉州弄出来的,结果一打听,还真有关系。并非与凉州有关,而是傅朝瑜让人弄出来的铺子,专门售卖西域各地的奇珍异宝。
里头的珍品不计其数,都是互市期间傅朝瑜让人从西域商贩手里低价买回来的,如今再转手高价卖出去,赚个差价。
从高昌弄过来的赤盐也放在里面,还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但凡有人进去,最先看到的就是那赤盐。
时隔多日,终于又看到跟傅朝瑜有关的东西了。这回倒是没有人评头论足说东西不好,不是不敢,主要是怕影响不好。今时不同往日了,傅朝瑜如今是储君的亲舅舅,他们不给傅朝瑜面子好歹也要给储君的面子。况且众人隐约得知,这回大魏士兵之所以势如破竹,还是因为傅朝瑜弄出来的新武器。
那东西霸道得很,不论多坚固的城墙都能轰垮。先前他们吃了东.突厥那样大的亏,眼下总算是能扬眉吐气了。
人家傅朝瑜在西北为战事费尽心思,他们也不好什么都不做,大不了花点钱买些东西回家就是了。走进万国通铺的,少有人能空手出来,大多都要带上一些。这儿的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目不暇接。至于那赤盐,虽然价格昂贵,但却卖得极好。
傅朝瑜用得还是老一套,扬言这赤盐吃了可以延年益寿。招数虽老,管用就行,起码京城的达官显贵们确实愿意为了“延年益寿”买单。短短数日,傅朝瑜送过去的赤盐便已经兜售一空了,且反响很是不错。
作为高昌特产,赤盐味道鲜美,即便没有那套养生的壳子,很多富人也是愿意继续买的。可惜东西不多,转眼之间便没了。
陈淮书隔了几日之后想买些回去给自家祖父尝尝,都跑了个空,他还跟周文津说笑:“总觉得怀瑾比以往受欢迎了。”
以往那些高官们还会装一装的,摆出一副不在意无所谓不喜欢的姿态,如今连装都不装了。
周文津一语道破:“还不都是因为小殿下?这些人啊,永远都是无利不起早。”
不过,只要傅怀瑾没亏就行。
因为缺货,京城那边已经过来催了,傅朝瑜将消息传给韩知县,交代他也别一下子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