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皇帝要孩子,必然是为了继承皇位。
别的皇帝如果实在没有儿子,大可以传位给兄弟,譬如哲宗皇帝传位给道君皇帝;也或者可以传位给侄子,譬如仁宗皇帝传位给英宗皇帝,但赵熹的情况实在太特殊了:他的兄弟,全部在金国;他的侄子,毫无疑问也全部在金国。
而这些人,就算赵熹本人同意,大臣们也不会同意他们回国继位的。
要知道十八年前,连赵熹都只有十八岁,他最大的侄子赵谌也不过堪堪能说话的年纪,剩下的就更别提了,这么多年根本不知崩问,再加上诸王北狩以后在金国又生了一批。换而言之,哪怕现在把赵谌拎到赵熹面前,赵熹都不认识他了,更别谈是别的侄子了。
就算赵熹有想法问金国要侄子来继位,金国只要随便送两个孩子过来,先不说这孩子的资质能力——当皇帝不看这个——但说血缘,这孩子究竟是不是赵家的还难说呢。他们又不是没有前科,李静善死了还没几年呢!
赵熹连自己妹妹都认不得,更何况侄子?恐怕他小一点的兄弟也认不全。
那么,再往上呢?
赵熹的叔叔,神宗皇帝的儿子们及其后代也都被带走。
再往上,英宗皇帝的儿子,神宗皇帝的兄弟,即赵熹的叔公们,他们的后代也跟随北狩。金人当年是按着名单抓的,抓着一个是一个,一个也没放过。
也就是说,从赵熹这里上数三代,全部一干二净。
再往上数,就要数到英宗皇帝的兄弟,濮安懿王的儿子们,濮王生有二十二子,英宗皇帝是。
可现在赵瑗十八岁,赵熹已经三十六岁。
先不说赵瑗孝顺他,就是亲生的儿子也比不上,退一万步说他就是现在立刻把孩子生下来,又有多少可能顺利看着孩子长大?这孩子翅膀稍硬些的时候,赵熹都要六十岁了,古往今来,能登六十的皇帝屈指可数。宋朝南渡以后,局面绝非容易,传位给幼君,恐怕顷刻间就要覆国。
赵熹这些年还在孜孜不倦地拜祈高禖神、感生大帝等生子神,乃至于加封春秋时期存赵有功的程婴、公孙忤臼、韩厥等人,又大作善事,甚至违背信仰,效法释氏作放生池,以求积善得子,再求医问药,一把一把如山一样的药调和身体,旁人都以为他是在恳求壮阳补肾,在后妃身上撒播雨露。
但赵瑗见识过他的身体以后再清楚不过,赵熹的男性性器已经犹如一滩死肉,不要说出精了,连勃起的动静都没有,他们干了这么久,赵熹的性器只偶尔吐出一点稀薄的粘液,若要让赵熹作为男子,让嫔妃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