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累了。”同学看了看我,又看了看他们说“可是,你,他们”
“没事,”我说“虽然伤了点,但他们也差不多,我们进屋去吧。还是帮我去买点药回来,看来自己还是不出去好,晚上顺便也帮我请个假,晚自习是伤不了。”
那几个残兵看到来了这么多我们这边的人,便吓得没了主意,慌慌张张跑了出去。没过多久,替我买药的朋友回来了,我随便涂了点,又吃了几粒药丸,就躺在床上休息了。迷迷糊糊仿佛自己睡着了,然后又看到自己行走在一座无比古老的城堡里。里面建筑有着十分哥特式的夸张,而且数量繁多。走哪条街,旁边都是一样的风格,往上看时,只有有看到街上空的那一绺天空,别的都被外面的建筑包围着,高不可测。我就这样在城堡中来回转动,而我似乎是有任务在身,像是一个剑客,要在城堡中心寻找什么,只是不知道那是什么。就这样,梦一直萦绕着,直到早上室友告诉我该起床了。
改怎么写,该读鲁迅的书,林语堂的就不行。还告诉我要会运用微积分,要会什么什么定理。这些过了千年的经典还依旧拿出来炫耀,品味可见一斑。而且你不能有半点错误,要做到字字落实。默写的时候要是少一个字就韵味大减。天知道那些文人写文章的时候还考虑那么多。
因此,在种种的经典教条下,人类学会了忍,学会了顺从。只会翻来覆去把一个公式用来用去,而不会去专研费尔马猜想。外国人形容中国的教育就像走钢丝,多简洁的一句话就把问题暴露出来了。想辩解都没用,而且不单只是走钢丝,是在熊熊烈火上走钢丝。突然有一天我开始怀疑这些年的收获。结果很不幸,我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学成,换句话说是一事无成。而我的朋友也开始去比较,比方说某某某于几几年有成就。这样其实很受打击。因为你可能发奋一辈子都还只能停留在原地。
我把它归纳为经典。这个词这几年比较流行,搞得好像没经典就不能活了似的。其实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或以文字的形式,或以图片的形式。中国人觉得规律就是经典,出轨那显然就不是了;圆的是经典,方的就是反叛。因此时代和社会就像机器一样生产了大批产品,毫无差异。这大概也是经典。
我有个老师说经典就是落后。显然他能理解这点,就打破了局限,成了一个不是老师的老师了。可见在教科书上,落后得到了普及。教育也是朝着全面庸才的方向迈进,改革成了一种很讽刺的现象。
我想经典这东西不似糕点,可以经常拿来品味。而且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只要是先人说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