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的硬件,而场所包括了硬件和软件的内容。空间只是场所的一种,而场所却是全部——我们感知感觉的全部。空间的功能是有规定的,而场所的功能确实没有规定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空间是三维的,而场所是多维的。空间是有边际的,而场所的边际要依场况而定。
通过比较,我们会明白空间与场所对于建筑的重要性。也是设计者们积极探索的值得创新的地方。
关于城市的建筑,没有建筑就没有城市,但有建筑不一定就会有城市。那么,城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城市的建筑又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自己的特色的呢?书中没有给出现成的答案,但作了积极的探讨。城市形成的物资基础是有丰富的物产,其政治基础就是稳定的国家状态。一个不稳定的国家,即使非常漂亮的城市也会毁于人类自己的手,现在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悲剧!城市形成市形成的直接动因就是人们的集中交流、交易、居住、生活。
对城市的形成只作了简单的的描叙。同时对城市的一些特质也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如城市的地理特质、城市的文明特质等等。对城市的11大系统和对城市的管理也提出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城市的财富效应和对现代城的批判。对现代城市的许多病垢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建筑对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破坏越来越厉害,城市垃圾不良的建筑越来越多。
关于建筑与哲学的关系的思考。无论如何,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的。没有一样做到文、理、义三者并重。还引用了唐?李翱“故文虽深,理虽当,词不公者不成文,亦不能传也。文、理、义三者兼并,乃能独立于一时,而不泯灭于后代,能必传也”建筑也是这样的。建筑也要用好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将美好的建筑传诸于后世。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风格一章中,简单介绍了维多利亚女王,以及在她那个时代,英国的强大,日不落时代,给英国的殖民建筑也打上了标记。繁荣昌盛的科学,艺术和哲学的创作,使得那个时代的建筑大放光彩,特有的风格体现在乡村别墅的烟囱和室内的壁炉上。这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梦想嘉园。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建筑风格。尤其是烟囱的创造,更显得建筑的诗意盎然。而中国同时代的建筑,基本上不关注烟囱的构造与创作。到目前也没有人去研究建筑中烟囱的美学功能。关于壁炉,更是一种诗意般的享受,在壁炉前静静地思考,安逸的看看书,和友人聊聊天。而中国人却有着不同的方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也是一种发泄,但没有了享受建筑的美感,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