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登基恐会吃亏小公子又那个脾性,瞒着这个瞒那个,怕被王爷知晓。你说王爷能不知道吗!他急着翻案啊。”
姚镇看他都上火,低声解释道:“小公子怕是习惯了单枪匹马,这么些年身边也没个说话的人,万般只得靠自己哎,就目前这二位拧巴的状态,你不说,我不问。生了嫌隙更要出大事。明瑜你怎么说?”
徐令揉了揉蹙起的眉心,长叹口气:“一涉及这位,王爷便束了手脚了。扒着高甫囚禁审讯月余,这顶顶重要的人证,没有一击必中的铁证,哪敢贸然打草惊蛇。那案子牵涉甚广,就怕最后连顶头那位都要下罪己诏,王爷能否全身而退,还两说。”
“重泽呐,我说句大不敬的。我倒还真希望王爷这宝贝疙瘩叫什么花啊石榴的,三两个月最多半年,玩腻了也就罢了。”徐令自嘲地笑道。
“可他姓顾啊”
衙门口灯花“噗”地跳了一下,姚镇瞳仁中的余光也是火花一跳。
顾氏,一个在本朝讳莫如深了八年的姓氏。
八年前,顾氏大案在金殿被一锤定音。虽疑点重重,却永不能开诚布公,仿若探究一点便能稍稍窥到帝王心术边缘。文武朝臣不能说,只能让世人猜,猜到了也只能讳莫加深,说出去就奇祸立至。可顾氏侯府与王爷情分颇深,安定侯夫妇对王爷有再生之恩、知遇之恩。偏巧那时雁王被派去两广,未能及时赶回,知晓后日日视死如生,如今好不容易在江南找到顾氏遗孤,方才似个活人。
安定侯一辈子戎马寒衣,换来几千里方圆百姓平安,免去几十万生灵涂炭,到头来连自家嫡公子都保不住。
姚镇心中突然泛上一股凄凉之感,怅惘道:“小公子怕是不愿跟王爷回京吧,虽说赎了身子,到底还是戴罪之身。不认还能快活些日子,一旦认了怕是要”接下来的话实在难以启齿,千金之子沦落风尘,是民间戏台最火热的桥段。可但凡发生在一个有血有肉的、切实的人身上,怕就是再勇猛的汉子都受不住。王爷可以不介意,可他自个儿能不介意吗?一旦承认,王爷于他的关系将彻底改变。
徐令道:“王爷与他的情分,之前尚能借风流壳子演一演,倘若剥光了身份,光秃秃的,顾家公子又是那般性子,难说。”顿了一顿,复又转过头来,沉重地拍了拍姚镇的肩膀:“不论如何,王爷是要重谢你的,我明瑜也要谢你。你没瞧见当时王爷那样子好在,好在你将人找到了。不然这天真要变了”
姚镇摆手说不
敢不敢,心里头蓦然念及五月初他新官上任,在江南府尹宴席上初遇那人的光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