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阁位置偏僻,离着不远处便是停放棺椁、诵经超度的佛堂。
主殿的姝妃常年养病、足不出户,皇上也不常来看望,导致临水阁门前冷落、在宫中遗世独立。
这是个烧不热的冷灶,早就成了众人的共识。
若是皇上真相中了这位萧答应,又怎会把人安排在临水阁那么个冷清地界儿?
就不怕被姝妃过了病气?再香消玉殒了。
郑院判思索着该派谁去,这种不讨喜的差事向来没有几个人乐意去,有几位太医已经借着理由,脚底抹油地溜走了。
他捋着美髯,视线微移,一张俊美如俦的面庞闯进他的眼帘。
风姿雅致、相貌堂堂,正是在钻研古籍的晏千虚。
郑院判语气和蔼:“那就请晏太医去一趟吧。”
这位晏太医是不久前从地方上推荐上来的,根基浅,在京城里的关系不多。
初见到对方时,院判属实被吓了一跳。
晏千虚刚及弱冠,一介白身,穿着素朴,但气质超然、疏狂,活像下凡的仙人。
“小子晏千虚,见过郑院判。”
郑院判扶起晏千虚,夸赞道:“去岁青州大疫,是你一剂良方拯救万千百姓于水火,赵院使奏请圣上将你提携到太医院来,老朽原以为你会是个须发皆白的医者,没想到竟如此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啊!”
晏千虚淡然道:“医者仁心,责无旁贷。”
自他师父仙游之后,他便在各地游历,青州发生疫病时,他正好下榻府县,当机立断加入了青州府组织的防疫队。
摸清疫病情况后,晏千虚力主更换原来按图索骥使用的苏轼“圣散子”药方,改成对症下药的良方。
青州知府顶着重重压力,怕板决定采用晏千虚提供的药方。
不过几日,疫情便得到了控制,晏千虚的名字也随着青州官员的报喜奏折一同入京。
郑院判见他谦虚有礼,更为喜爱:“你有这份心很好,日后便在太医院安心精进医术吧,若遇到什么困难,可告知我一声,若能帮到你,老朽自当伸出援手。”
晏千虚:“多谢院判。”
如今的太医院,皇上身体不适会找院判、院使看诊,后宫嫔妃们都有自己的专属太医,皇子公主身边的太医位置满坑满谷,皇上下旨命令太医院编纂的
医书正在最后的校对阶段……
数来数去,就没有晏千虚能干的活。
不过这也正中他下怀。
他本就是为了珍藏的医书才来到皇宫里,无人找他看诊,他端得清闲、自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