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小学堂,里面是由举人开办的,但是那些都离家比较远。
经过这么一番仔细思量,千寒夫夫终于下定了决心。
就是送自家儿子在家附近的小学堂进学。
第二天,他们就带着儿子敲响了这所学堂的大门。
其实说是学堂的大门,其实就是这个先生家后院的大门,这位举人把自家的后院整理出来,开了一所私塾。
听到有人敲门,门房打开门,看到门外是一对夫夫带着一个小孩子的组合,顿时就明白了他们是来求学的。
连忙高兴地把三人迎进来。
门房把门给重新关上以后,对着他们说道:“夫子此刻正在给学生们上课,三位还请随我到这边的茶室稍等片刻,我去通秉一声。”
千寒点头,说道:“好。”
几个人跟随门房来到茶室,千寒打量了一下这个茶室,里面放置着几张茶桌,每个茶桌上都摆着一套茶壶与茶杯。
墙上也挂着一些意境清远的诗画。
千寒寻了个位置坐下,万雨也带着儿子,坐在了他的对面。
门房见他们找了地方坐下,才离开,朝着先生授课的地方而去。
他站在门口先是恭敬的敲了敲门,得到先生的回复,才走进去。
门房说道:“先生,外面来了一对夫夫,带着他们的孩子,此刻他们正在茶室等您。”
听了门房的话,先生点头表示知道了。
等门房一下以后,先生对着下面的学生说道:“尔等先复习一下刚才所学。”然后就离开了学室。
等到先生走远以后,学室里的学生们顿时交头接耳起来。
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学子说道:“看来咱们又要多一个同窗了!”
众人点点头,表示赞同。
然后另一个学子又说道:“不知道新来的这个同窗几岁了?”
“这有什么值得好奇的,待会儿先生把他领进来不就知道了!”
“咱们这位先生选学生的眼光可挑了,还不知道他会不会被领进来呢!”
这位先生姓姚名绍元,祖上乃是京城人士,有名的书香门第,但是后来家族里没有人能够身居高位,如今在朝的只有几个人在翰林院做修撰。
姚绍元这一支,几代下来,是如今已经旁支了,和在京的嫡支已经出了五服,只能退到万州府留漳县谋求生活。
他如今在留漳县开办学堂,就希望能够教导出一个有出息的学生,将来能够登上朝堂,因此他平素里挑学生的眼光极高,手下也只有十多名学子。
来到茶室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