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
说到李纲,他是个很神奇的人,他先后教过杨勇、李建成……都是争位失败者。但奇异的是,朝野上下依然对其推崇不已——这一定是杨勇和李建成烂泥扶不上墙,和他李纲有什么关系?
不过,纵然李纲品格再高尚,他年纪也大了,基本上只是挂名和总指导,并不亲自下场授课。周自衡和他打过几次交道,倒是很和谐。
所以他猜肯定不是李纲在李世民面前告自己的状,老爷子应该也不至于干出这样的事情。
周自衡估摸可能是于志宁或张玄素二人……或者是略微有些学究气的孔颖达……
果不其然,待他到了太极宫的偏殿内,就看见于志宁和张玄素二人正在跪坐着等候着他呢。
“来,给周卿赐座。”李世民看到周自衡进来后,神色和煦。
自从周自衡将红薯献上去然后接管了司农寺之后,李世民对其就十分爱重。以往还会觉得不要让年轻郎君过于骄傲,但现在却并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和信任。
李承乾则乖乖地站在了李世民的身侧。
李世民和颜悦色:“今日去城外看到什么了?可有何收获?”
言语间和后世那些带着孩子去公园然后回来后便要求其写一篇五百字日记的父母也别无二样,周自衡低下头来暗笑不已。
李承乾的眼神闪过一丝兴奋:“庄头已经将棉花种下了,或许在今年我们就将收获一批新的棉花。然后江南的织娘们竟然对机械也有着很深的理解,她们只是改动了一下纺纱机上的一个小配件,纺纱的效率便提高了不少。
“还有……”
李承乾和李世民的感情深厚,是那种愿意与父母分享的孩子。
周自衡在一旁含笑听着,而在一旁的于志宁却已经急了起来:“太子殿下!您是一国储君,怎能将注意力全都放在如何织布如何纺纱上?”
于志宁认为这耗费了李承乾太多心神。
李承乾拧起眉:“我并未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此事上,老师们嘱咐的其他功课我并未落下。而且我与周寺卿商议好的时间都是父皇事先应允的。”
李世民轻咳一声:“承乾不可对老师无礼。”
李承乾有些闷闷不乐,但很听话地对着于志宁行了一礼算作是歉意。
周自衡微微挑起眉,对着于志宁温和道:“于詹事,织布与纺纱虽然看似是日常小事,但却真正关系到民生和社稷的安稳。在下让太子殿下参与,并非让他学会纺纱和织布,而是让他从此事上去领会一州甚至是半个国家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这些却是书本上学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