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难得回来一次,特种兵的训练离不开他,想要接受训练的战士们热情都很高,而且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想报名。
现在中越两边暂停了交火于是那个训练好的特种兵排,直接被差的稀碎,虽然其实里面有些人教人的水平还不足。
但是架不住人们热情高啊,能训练一点是一点。
这次不是接着报喜和送口信,李德文估计根本没得歇,而且现在也是停留一天,就得回军队。
陈铁军自然是召集了弟兄们好好的聚了一次,这种机会在之后几年估计就没有了,要等到越南的战事结束,留学的几人回国才行。
陈铁军亲自送李德文上了路,免不了依依惜别一番,不过两人都是军中硬汉,也没做什么小女儿的姿态,互相约定是要为国出力,就坦然转身离开了。
而另一边来自《解放军报》的记者任立本也大概摸清了9527厂的状况。
《解放军报》是创刊于1956年创刊的中央军委机关报,在军队里面的阅读和保有量很大,也对外发行,前者基本上半卖半送,后者的订购人数也不少。
总体来说思想偏右,对于改革开放和关于军队裁剪以及这次的军人从前线转到后勤的事情都是持有支持的态度。
并且这一次也是和军区算是默契的合作了一把,毕竟顶着一个“解放军”的名字,在军队里就算是内容水平不怎么样也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
况且这还是本身自从创刊以来就保持高水准输出的优秀报刊。
在这个人均思想淳朴加上爱国思想急涌的时代,一个如此的喉舌机关报纸表态,对于转入后勤的士兵的抵触情绪有着不小的扭转。
所以任立本这次是带着政治任务来的,即使是陈铁军优先接待了他,也要仔细的对于9527厂进行一个调查。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走访后他确定了两件事,一个是后勤的兵工厂可能不少已经饱和了,并不能起到使得前线退下来的士兵发挥余热的作用。
9527厂为例,大量的车间都是空置的,甚至按照原先的副厂长裴磊的介绍,最近几年都是这种入不敷出的状况。
当然给那些士兵一个栖身之所,保持训练还是绰绰有余的。
只不过想要创造什么大的效益就困难了。
这年头的记者也是有着不小的责任心,首先基本都是国家级的媒体派遣,专业素养有保障,其次是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的臃肿因此大多人怀着揭露丑恶维护公平的心思加入这个行业的。
任立本来之前做了很多功课,知道工业生产集群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