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只是不住的温言劝慰。
老太太还不敢哭的太大声,长孙年轻有为是大喜事,更何况为国效力义不容辞,她抽泣着说:“我不敢在昀儿面前难过,怕误他前程……”
不刻,谢宁曜也听的满目含泪,谢勋连忙将小侄儿带到后院偏僻处,说明缘由。
谢宁昀这次回来既为了看望家人,也为了向皇帝汇报作为金陵郡太守的工作实绩,且已通过考核,他去年上半年还在京试任职过大理寺少卿,亦通过了考核。
原本官员任职均是直接上任,但谢宁昀才二十三岁,实在过于年轻,太守与大理寺少卿均为正四品,凡四品及以上官员,均限制三十岁以上方能任命,否则需考核半年。
如今皇帝让谢宁昀自己选,任职大理寺少卿还是金陵郡太守,谢宁昀心意已定要任职金陵郡太守,只还没入宫面圣。
谢勋叹道:“原本我不该干涉昀儿的决定,但这两个职位对昀儿将来仕途各有好处,难分高低,何不如留京任职大理寺少卿……”
他认真听着叔父解释两个职位,心想:一个相当于市长,一个相当于最高法院副院长,我大哥是真厉害啊!
谢勋最后说:“昀儿是个面热心冷,最难相与的,公务上更不受任何人左右,可他这番决定,不过是为了躲开你们的父亲罢了,虽则我知他心里苦,可也不该这样……”
作为当朝首辅,谢勋动动手腕就能让谢宁昀不得不留京任职,但谢勋深知这位大侄儿的脾性,最是不能强求,才想着来软的,便找上了谢宁曜。
谢宁曜曾多次问过叔父:“我爹到底做了什么特别对不起我哥的事,让我哥如此记恨?”
不论他怎么问,叔父就是不说,这次又被他逮住机会问,可叔父还是不说。
谢勋只说:“别问那么多,听我指挥行事即可,只有你能留得住你大哥。”
他不解的问:“为什么只我能?大哥何时听过我的话,别倒惹他训斥我一番。”
谢宁曜实在觉得自己肯定不行,虽则他是兄长手把手带大的,哥哥什么都愿意为他做,但大哥可是最理智的,没有充足的理由绝不会改变主意。
不过他还是想试试,忙又补充道:“叔父,只要能留下大哥,我什么都乐意做,但丑话说在前头,您别抱太大的期望。”
第22章
谢宁曜与叔父协商定下密谋,只待施展,为了不泄露一丝儿风声,他谁也没告诉,还如往常一般同表哥玩乐半日。
他在宝辉院用过晚饭,估摸着谢启已在外书房临摹字帖,他便拿着除夕时私藏下的烟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