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你可有话说?”皇帝看向方棠。
方棠站出来,一躬身,从容道:“陛下,臣梳理了刘大人所掌州郡这些年的物产与粮价,当地有良田千顷、湖泊上百,百姓以鱼米织造为业,原本是旱涝保收之宝地。刘大人上任这些年,各郡收成却江河日下,今年的粮米储量与十年前相比,甚至十不足一,反倒是赋税日益繁重。”
他说完从袖中掏出一份簿册,翻了几页说道:“臣又看了近年来当地向京城入税的情况,可知百姓所交赋税年年增多,而刘大人让人上报给朝廷的量,却多年没有所增。请问,这些多出来的粮食与钱税,都去哪里了?”
老刺史被问得哑口无言,呆愣愣地看着方棠,似乎是没想到这个人真的会把十年前的旧账都翻出来一一算清。其实就连他自己都算不清那小小一州的账本,方棠居然用了几个月,就厘得如此清楚。
“另外,臣还查明,刘大人所掌州郡卖地毁田之风泛滥,当地大富及员外想尽办法从农户手中搜刮耕地,然后在其上私建豪宅。”方棠说,“就连刘大人去年新纳小妾母家的私宅,都有百亩之广,从前全是耕地,也难怪连年收不上来粮食了。”
方棠说罢,恭敬地将簿册呈上去:“陛下,臣所理钱粮赋税、田地增减之数,尽在其中,陛下请过目。”
他将每一笔账都点算得如数家珍,包括裁去冗余官职后每年能节省多少俸禄,用以回填国库空虚,再拿出相当一部分划拨工部银两,用以掌造制器与纺织,并在江南开垦水稻田地,兼以渔牧,命各州郡培育新稻种,最好能尽收雨水之利,满打满算一年也能成熟两次。
皇帝翻了几页,点头道:“确是如此,这些良田原本都是天赐之利,如今都被豪绅夺去广建宅院,实在是可恶。丞相,这件事你和户部尚书商量着办下去,之后再向朕禀报,要全无遗漏。”
这时另一名文官似是忍无可忍地跳出来,举着朝芴启奏道:“陛下,臣有话说。”
“爱卿讲吧。”
“刘大人年迈,或许的确不堪再任一州刺史,可丞相大人行事太过,罢免众多劳苦功高的老臣也就算了,拔擢的却都是一些鲁莽轻狂的后生。”那人愤然道,“这些少年人占据朝堂,毫无治国之策,空会嫌弃祖宗旧法一无是处,何不是纸上谈兵、空谈误国啊,陛下!”
栗延臻忽然笑了一声,也走出来,开口道:“好啊,大人若说丞相是纸上谈兵,那不如本将这个实打实沙场领兵的人来和你说。我军将士在北境浴血杀敌,却时常受断粮之苦,敢问这些‘劳苦功高’的大人们,究竟‘劳’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