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还把人往好处想,怒道:“我们本就不稀罕这个皇后,还给她就是了!韦家当真是昧绝了良心,竟到底是没有一个好人!!”
云安从未寄希望于韦妃,如今倒也不算痛恨,只是感到极度无力。她没有办法告知郑梦观事情有变,也毫无机会去劝他远离韦家。她后悔了,后悔当初将郑梦观托付给韦令义。
……
青绵回到万春殿,将见到云安的情形细细叙述了一遍,韦珍惠果然是能领会的。可她也算不上高兴,抚着又大了些的肚子,沉思良久,却道:
“去让殿外小婢警醒着些,陛下或许很快就来了。”
“陛下怎么会这时候来呢?”青绵先就不解云安最后的话,现在则更不明白韦妃之意,“我们只是让裴娘子知道了家书,她未必会蠢到自己告诉陛下?但若陛下真来问责,我们岂不受连累?”
“告诉她,只不过是攻心之计。来日她再面对陛下,就只会想着那位二公子,想要认命也不能了。”韦妃说得笃定,而目光幽幽带出几分笑意,又是极凉薄的,“陛下已许久不闻万春殿的音讯了,你代我送了冰食过去,自然就会传到陛下耳中。他,会来的,也该来了。”
青绵这才沉下心来,大致明白,韦妃想的是一条一石二鸟之计,便问:“那等陛下来了,我们该怎么做?”
“家书是父亲亲手所书,我们脱不了关系,所以,只能让陛下知道。但有这个孩子在,就什么都不要紧了。”
从知晓身孕的那一刻起,韦妃的心境便渐渐有了改变。有些事不能一蹴而就,但她手中的胜算,却在计划之中,意料之外地增多。似乎老天都在帮她,她似乎已能高枕无忧了。
……
除了云安进宫那日,李珩已许久无暇踏足后宫了。新朝伊始,总有许多新政旧务要料理,可最让他分心的还是云安之事。
前日大朝,李珩正式提出要立云安为后,然则群臣早有耳闻,便还没等他多说,就纷纷上谏反对。理由无非有二,一来皇帝已有嫡妻,且是昭明太后亲自主婚,八年来并无过错;二则,云安已非闺中之女,身世复杂,于祖制有违,这也是最要紧的一条。
李珩对此并非毫无预料,也不是不能乾纲独断。只是,为首的那几个老臣,竟直指他因爱废正,恐裴氏为后,将重蹈张氏之乱。可,平息张氏之祸不就是李珩莫大的功德吗?若无此功,他也做不成太子,更当不了皇帝。
故而,李珩算是为人掣肘,于大殿之上,君臣不欢而散。
带着这些烦乱的思绪,李珩夤夜来到了甘露殿,倒不为惊动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