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现在什么近况,好久没见面,有些想念,提议在他家小聚一下。
他说这事好办,先让我在家休息,之后去召集大家了。
我闲坐无聊,便给余支书打去电话,想问问他村里的渔场怎么样了。
余支书很是意外,连忙问我现在在哪,是不是来村里了。
我说在俞王村干爹家,随即问了一些合作社的事情。
他说和花之林景区合作愉快,现在全村农户都加入了合作社,从去年开始,渔场收益稳定下来,每月能有七百多万元的收入,按之前约定,景区拿一半,合作社拿一半,全村四百多户人口,每户每月能有近八千元的收入,这还不算额外的工资,因为很多人都去景区打工,每月也能领到两三千元的工资,一家每月又能多出三五千元的收入,加起来早就脱贫奔小康了。
听到这个,我很高兴,随即又问村级发展方面有什么困难问题,需要我做些什么。
他向我透露,正在筹建鸡窝村公益发展基金,想动员每户每月向基金奉献一百元爱心,用以发展村级公益事业,这个提议已经获得大多数村民的理解和响应,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
我表示欢迎,对他说应该鼓励无偿捐助,先从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入手,把学校翻修一下,如果有条件找机会申请修建幼儿园,之后再把村里面的大小巷道都硬化一下,适度申请开发公益性岗位,把环境美化亮化一下,如果能做到这些,村里的人居环境和整体形象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和改观,同时要组织广大村民积极开展文娱活动,让大家在努力挣钱的同时,也别忘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让村民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切和和睦,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他说现在就过来,想当面探讨一下具体的方案和措施,同时也想感谢一下我一如既往的帮助和指导。
我笑了笑就挂断了电话。
随后,我又给韩支书打去电话,问了下劳务公司的运转情况。
韩支书对我说,她已经辞去了村支书职务,一门心思经营劳务公司,全村绝大多数劳动力都加入其中,现在她的一帮管理团队都在四处谈合作挖掘新的就业门路,最大限度给员工谋利益,早已成为全县最大的劳务中介公司,今后的打算是,慢慢将公司转型,脱离村委会,成为独立运行的私营企业,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还计划根据对方企业反馈结果,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员工在岗位上履职尽责争先创优。
我同意她的想法,说不管公司转型成什么形式,应该把村民的利益放在最核心位置,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